| 江苏智慧教育发展呈现新样态 分享到: |
发布会现场 本网记者 吴楠/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吴楠)3月5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举行“智慧互联 校园无界——‘十三五’江苏智慧教育发展新样态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江苏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实践,以及面向“十四五”、面向智能时代,江苏智慧教育发展新格局、新思路。该发布会系“数说‘十三五’一同看教育系列新闻发布活动”之一。 “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介绍,“十三五”期间,江苏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二,在教育部首次开展的网络安全责任制考核中位居全国第一,有效支撑了疫情期间全省1000多万师生线上教学,基本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两翼齐飞,初步呈现出“网络体系化、校园智慧化、资源普惠化、治理精准化”的江苏智慧教育发展新样态。 智慧校园建设引领教育治理模式变革 苏州建成“未来教室”335间,线上教育中心总观看人次1.6亿;扬州“智慧学堂”构建线上线下同步教学闭环,日均活跃用户4万人;泰州“泰微课”建成微视频15万条,并基于微视频助推优质资源共享……江苏各地智慧教育实践百花齐放。 智慧校园建设是“十三五”时期智慧江苏建设整体框架下智慧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2020年底,江苏全省5912所中小学和137所普通高校参与申报智慧校园,申报率分别为86%和97%,其中,公办普通高校申报率达100%。74%的中小学和84%的普通高校通过省级智慧校园认定,公办普通高校合格率达97%,121所学校被认定为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 江苏省电教馆馆长姚志化介绍,江苏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智慧校园及示范校认定,推动各地各校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构智能化、泛在化、个性化的校园生态,引领教育教学方式和教育治理模式变革,促进教与学的双向减负增效,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具体实施路径包括主张需求推动、标准引领和特色发展。如为了给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基本指南,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工信厅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及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专设加分项,鼓励学校开展前沿研究、创新体制机制、建构新型模式。 “十四五”期间,江苏省还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智慧教育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并将继续发展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洪流提到,面向“十四五”,在宏观层面,江苏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在中观层面,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理念重塑、流程重构、模式重建和育人方式变革,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现代化教育强省提供有力支持。在微观层面,要加快搭建人工智能教育平台,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培养人工智能教师队伍,打造具有江苏教育特色和水平的“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范式。 探索构建线上线下相互融通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信息化在保障江苏全省师生“停课不停学”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陆岳新介绍,一方面,江苏省教育厅会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利用省名师空中课堂和地方资源服务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实现资源互通互补,有效满足了全省师生教与学的需求。疫情期间,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累计上线课程1000课时,总点击量超6亿人次。另一方面,江苏省上线了校园疫情防控系统,实现全省1.5万余所学校疫情信息快速报送及数据统计分析,为复学复课、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这次疫情,“互联网+教育”理念得到强化,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疫情为大规模开展在线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促进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对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陆岳新说。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江苏省教育厅将在前期针对江苏全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做法、总结经验,持续开展在线教育研究,探索构建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线上线下相互融通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引领推动学校转型和“课堂革命”。此外,加快建立在线教育相关标准和规范,完善在线教育激励与保障机制,推进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空间、教学资源建设,为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资源普惠共享 针对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这一热点问题,江苏省大力推进名师空中课堂、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和网络名师工作室等苏派“三个课堂”建设,努力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资源普惠共享。 ——名师空中课堂总注册用户近1400万人,实现全省中小学校全覆盖,在线课程资源1.5万节覆盖中小学主要学科,智能解析参考题8300余万条。 ——城乡结对互动课堂试点建设了450个互动教室,实现全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全覆盖。 ——按照“1个领衔教师+10个核心教师+N个学员教师”的模式,打造了两批共190个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首批42名领衔教师带领全省4400余名学员教师开展网络直播活动200余次,生成资源7000余条,平台访问量近90万人,充分发挥了名师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为了化解了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突出问题,江苏省优化“互联网+管理”服务,建成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及阳光食堂、阳光招生、校外培训机构等10余个信息化平台。 其中,阳光食堂平台覆盖全省1.5万余所中小学,监管学生伙食资金每年超300亿元;阳光招生平台2020年为全省6763所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181万名,推动“公民同招”落细落实;校外培训机构平台向社会发布针对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7881。 洪流表示,面向“十四五”,江苏教育将紧紧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驱动力,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构建面向智能时代“四化三高两新”的江苏智慧教育发展新格局。“四化”即教育环境智能化、教育资源供给个性化、信息化应用多元化、教育治理精准化;“三高”即显著提高“互联网+”教育服务能力与教育资源供给水平,显著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两新”即努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教育信息化新体系,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现代化教育强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要使命、服务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上一篇:江苏持续推进智慧教育:疫情期间1000多 下一篇:“十三五”期间 江苏智慧教育发展走出“新 |
版权所有:2023长三角安徽智慧校园博览会组委会
联系人:潘老师 先生 手机微信:188-0182-3515 沪ICP备20019626号-5
商 务 QQ : 916984267 E-mail : 91698426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