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展会 展商服务 展会动态 参观服务 资料下载 同期活动 商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组织机构更多>>
行业动态
教育部:“思政课”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支持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   分享到:

       教育部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三年来,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主要进展和成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表示,截至2021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比2018年增加5万多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专职思政课教师年轻化成为队伍发展新态势,49岁以下教师占77.7%,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5%。

图源:教育部官网

  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广泛运用,形成网上“思政大课”新样态

  加快构建全方位体系化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组织41个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学)基地、32个“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开展常态化培训研修,每年培训教师近6000人。一体化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2019年起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列入“国家关键领域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本硕博在校生达6.2万人。各地陆续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繁荣计划”设立思政课研究专项,3年累计立项近1000项,支持经费近3亿元。

  升级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成教指委专家值班答疑、听课记录、教师研修管理等7个子平台,累计访问量500万人次。制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课件,点击下载量已累计近3000万次。建设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教师培训研修系统、大学生自主学习“青梨派”等为一体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创设“周末理论大讲堂”,累计举办76期,收看量超过280万次。与中央网信办共同打造“云上大思政课”主题宣传活动。三年来,以“抗疫”“四史”“奥运会”为主题,开展多期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看量超过1.5亿次。直播、短视频、H5等新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思政课堂,形成了网上“思政大课”新样态。

  此外,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由2012年的100余家发展到2021年的1440余家,中宣部、教育部重点建设37家全国重点马院,教育部支持建设200余个优秀教学科研团队。2016年至2021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由39个增至10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由129个增至279个,学位点数量位居各学科前列。

  大力推动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游森在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等文件,对严格落实思政课程要求、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加强对思政课建设情况评价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建立健全了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政策体系,形成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有效工作格局。

  近年来,在中小学部署开展“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看电影连环画学党史”等主题教育活动,编写中小学生党史学习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引导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会同中宣部、央视等部门制作播出“开学第一课”节目,充分用好建党一百周年庆祝活动、抗疫、奥运等“大思政课”,发挥国家思政电视公开课的品牌作用,指导各地开展好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针对工作部署的全面加强,游森向记者展示了一条时间轴:2019年,召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座谈研讨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加强中小学思政课的工作举措。2020年,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将思政课改革创新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工作部署和改革推动。2021年,开展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大调研,全面了解和研究分析各地思政课建设情况。召开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视频推进会,指导各地聚焦师资、教材、教法、机制等重点领域和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对思政课建设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

  “下一步,教育部将研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有效机制,持续加强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专职化专业化水平,在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在提高思政课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功夫,推动中小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游森说。

  在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游森介绍,教育部大力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遴选开发了一大批各类优质专题教育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为支持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丰富德育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导各地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不断拓展思政课途径和载体,用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科技场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资源,以及各地特色教育资源,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强化实践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来源: 未来网 记者 张冰清










上一篇:教育部:大力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下一篇:“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三年内中

                              版权所有:2023长三角安徽智慧校园博览会组委会

                              联系人:潘老师 先生               手机微信:188-0182-3515                              沪ICP备20019626号-5

                              商  务 QQ : 916984267            E-mail : 916984267@qq.com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